聶隱娘 ,《三十三劍客圖》之一。
《三十三劍客圖》第九圖,圖贊云:“精精空空,宜淬鏡終”
精精空空,指聶隱娘殺精精兒,巧勝空空兒。宜淬鏡終,指聶隱娘嫁給磨鏡少年。
人物簡介
唐朝貞元年間,大將聶鋒有個女兒叫聶隱娘,十歲那年,一位比丘尼師父來化緣,看中她的聰明,想向聶鋒討要她,聶峰當然不答應。尼姑只留下一句話:“就算將軍把女兒鎖在鐵柜,她終究會被我帶走的?!甭欎h為防范意外,加派許多護衛看守女兒。夜里還不見什么風吹草動,他以為安全了,趕緊到女兒房里查看,結果隱娘真的不見了!這樣,一代大俠聶隱娘冉冉升起。
詳細介紹
唐德宗貞元年間,魏博大將聶鋒的女兒聶隱娘,才十歲。有一尼姑到聶鋒家討飯,見到了隱娘,特別喜愛。她說:"押衙(指聶鋒)能不能將女兒交給我,讓我教育她。"聶鋒很生氣,斥責了尼姑。尼姑說:"押衙就是把女兒鎖在鐵柜中,我也能偷去呀。"這天晚上,隱娘果然丟失了,聶鋒大吃一驚,令人搜尋,沒有結果。父母每思念女兒,便相對哭泣。五年后,尼姑把隱娘送回,并告訴聶鋒說:"我已經把她教成了,把她送還給你。"尼姑須臾不見,一家人悲喜交加,問女兒學些什么。女兒說:"開始時也就是讀經念咒,也沒學別樣。"聶鋒不相信,又懇切地問女兒。隱娘說:"我說真話恐怕你們也不信,那怎么辦?"聶鋒說,你就說真話吧。隱娘便把真實情況說了一遍。我初被尼姑帶走時,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,天亮時,到一大石穴中,穴中沒人居住,猿猴很多,樹林茂密。這里已有兩個女孩,也都是十歲,都很聰明美麗,就是不吃東西。能在峭壁上飛走,像猴爬樹一樣輕捷,沒有閃失。尼姑給我一粒藥,又給了我一把二尺長的寶劍,劍刃特別鋒利,毛發放在刃上,一吹就斷。我跟那兩個女孩學攀緣,漸漸感覺自己身輕如風。一年后,學刺猿猴,百發百中。后又刺虎豹,都是割掉腦袋拿回來。三年后能飛了,學刺老鷹,沒有刺不中的。劍刃漸漸磨減到只剩五寸長,飛禽遇到,有來無回。到了第四年,留下二女守洞穴,領我去城市,我也不知是什么地方。她指著一個人,一一的把這人的罪過說一遍,叫我在那人不知不覺中,把他的頭割回來。像鳥飛那么容易,給我一把羊角匕首,三寸長,我就在大白天把那人刺死,別人還看不見,把他的頭裝在囊中,帶回石穴,用藥將那頭化為水。五年后,尼姑又說,某個大官有罪,無辜害死很多人,你晚間可到他的房中,把他的頭割來。于是,我就帶著匕首到那房中,從門縫中進去,一點障礙沒有,我爬到房梁上,直到天亮,這才把那人的頭拿回來。尼姑大怒說,怎么這么晚才回來?我說,我看那個人逗弄一個小孩玩,怪可愛的,我沒忍心下手。尼姑斥責說,以后遇到這樣的事,先殺了孩子,斷其所愛,然后再殺他。我拜謝了尼姑,尼姑說,我把你的后腦開開,把匕首藏在里面,傷不著你,用時很方便。又說,你的武藝已經學成,可以回家了。于是把我送回來了。她還說,二十年后,才能一見。聶鋒聽隱娘說完后,心中很懼怕。以后,每到夜晚隱娘就不見了,天亮才回來,聶鋒也不敢追問,因此,也不太憐愛隱娘。有一天,一個磨鏡少年來到聶家門前,隱娘說:"這個人可以做我的丈夫。"她告訴了父親,父親也不敢不應承。隱娘便嫁給了那少年,她丈夫只能制鏡,不會干別樣,父親供給他們吃穿費用很豐厚,只是在外居住。多年后,父親去世,魏帥知道隱娘的一些情況,便用錢財雇傭他們為左右吏。就這樣又過了數年,到了憲宗元和年間,魏帥和陳許節度使劉昌裔關系不睦。魏帥派隱娘割劉昌裔的頭。劉昌裔能神算,隱娘剛辭別魏帥時,他就知道她能來,便召集衙將,命令他們在隱娘來時的那天早晨到城北,等來了一男一女,各騎白驢黑驢,到城門,遇有鵲雀在隱娘丈夫前面鳴噪,他用彈弓射,沒有射中。隱娘奪來彈弓,只一丸便射殺了鵲雀。她向衙將一揖,說:"我們想見一見劉仆射,所以才從遠道趕來。"衙將按正常禮節接待。隱娘夫妻說,劉仆射果然是神人,不然的話,怎么我們要來呢。我們愿見劉公。劉昌裔來了,隱娘夫妻拜過后說,我們很對不起你,真是罪該萬死。劉昌裔說:"不能這樣說,各親其主,人之常情,我和魏帥沒什么不一樣的,我請你們留在這里,不要有疑慮。"隱娘感謝說:"仆射左右無人,我們愿意到你這里來,我很佩服你的神機妙算,魏帥不如你。"劉昌裔又問他們需要什么。他們說,每天只要二百文錢就足夠了。便答復了他們的要求。一天忽然不見了他們騎來的兩匹驢,劉昌裔派人尋找,不知去向。后來在一個布袋中,看見了兩個紙驢,一黑一白。一個多月后,對劉昌裔說:"魏帥不知我們在這住下了,必定派人來,今天請你剪些頭發,用紅綢布包上,送到魏帥枕前,表示我們不回去了。"劉昌裔照辦。到了四更,隱娘返回來了,對劉昌裔說:"送去信了,后天晚間魏帥必派精精兒來殺死我,還要割你的頭,我們也要多想辦法殺了他,你不用憂愁。"劉昌裔豁達大度,毫無畏色。這天晚上,燭光通明,半夜之后,果然看見一紅一白兩個幡子,互相擊打,飄飄然在床的四周轉悠。過了很久,見一個人從空中跌下地來,身子和頭分開了。隱娘也出現了,說,精精兒現在已被我打死。將精精兒的尸體拽到堂下。用藥化成了水。連毛發都不剩。隱娘又說:"后天晚間,他會派空空兒來,空空兒的神術是神不知,鬼不覺,來無影,去無蹤。我的武藝是趕不上他,這就看仆射的福份了,你用于闐玉圍著脖子,蓋著被,我變成一只小蚊蟲,潛入你腸中等待時機,其余人不用逃避。"劉昌裔按她所說的辦法做了。到了三更,劉昌裔雖然閉著眼睛卻沒睡著,果然聽到脖子上砰的一聲,聲音特別大。隱娘從劉昌裔口中跳出,祝賀說:"仆射沒事了。這個人像雄鷹似的,只是一搏,一搏不中他便遠走高飛,他沒擊中感覺很恥辱,還不到一更,他已經飛出一千多里了。"他們察看了劉昌裔脖頸上的玉石,果然有匕首砍過的痕跡,很深。劉昌裔給隱娘夫婦送了厚禮。唐憲宗元和八年,劉昌裔從陳許調到京師。隱娘不愿跟隨去京,她說:"從此我要游山逛水,遍訪圣賢。只求你給我丈夫一個差使便可以了。"劉昌裔照辦。后來,漸漸不知隱娘的去處,劉昌裔死時,隱娘騎驢到了京師,在劉的靈前大哭而去。唐文宗開成年間,劉昌裔的兒子劉縱任陵州刺史,在四川棧道上遇見了隱娘,面貌仍和當年一樣,彼此很高興能夠重逢,她還像從前那樣騎一頭白驢。她對劉縱說:"你有大災,你不應該到這里來。"她拿出一粒藥,讓劉縱吃下去。她說:"來年你不要做官了,趕緊回洛陽去,才能擺脫此禍。我的藥力只能保你一年免災。"劉縱不太相信,送給隱娘一些綢緞,隱娘沒有要,飄飄然而去,如神似仙。一年后,劉縱沒休官,果然死于陵州。從那以后再沒有人見過隱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