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周期的調節過程(多器官激素變化調節;為什么會有月經周期變化?為什么會來月經?)
月經周期的調節
臨床上常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作為妊娠的開始,以4周為一個妊娠月,全過程共約40周(10個妊娠
受精過程:精子進入陰道后,經宮頸管進入宮腔與子宮內膜接觸后,子宮內膜白細胞產生&alpha
受精卵的輸送、發育與著慶過程: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的同時,借助輸卵管肌肉的蠕動和纖毛推動,向
著床必須具備的條件:①透明帶消失;②囊胚滋養層分出合體滋養層細胞;⑦囊胚和子宮內膜同步發育
懷孕后蛻膜的形成:
羊膜:是胎盤的最內層,構成胎盤的“胎兒部分”。
葉狀絨毛膜:孕卵外層細胞稱滋養層。
子宮內膜分泌期(子宮內膜周期變化第二步):分泌期在月經周期的第15—28天。
子宮內膜月經期(子宮內膜周期變化第三步)月經期在月經周期的第1~4天。
陰道黏膜的周期性變化:排卵前,陰道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,底層細胞增生,逐漸演變為中層細胞和
宮頸黏液的周期性變化:子宮頸腺細胞分泌的黏液,其理化性質及分泌量受卵巢激素影響有明顯的周期
輸卵管的周期性變化:輸卵管的周期件變化包括形態和功能兩個方面,均受到激素的調控。
排卵,隨著卵泡的發育成熟,卵泡逐漸向卵巢表面突出,接近卵巢表面時,表層細胞變薄、破裂,出現
黃體形成及退化:排卵后,卵泡壁塌陷,卵泡膜血管破裂,血液流入腔內形成血體。
雌激素,主要由發育中顆粒細胞、卵泡內膜細胞和排卵后后的黃體細胞產生。
雌激素的生理功能如下:
孕激素:孕激素以孕酮和17-羥孕酮為主,其代謝產物為孕二醇。
孕激素的生理作用:
雄激素:主要來自腎上腺,少數來源于卵巢,包括睪酮和雄烯二酮,主要為睪酮。
子宮內膜增生期(子宮內膜周期變化第一步):增生期在月經周期的第5—14天。
月經期一般無特殊癥狀,有些婦女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墜感、頭痛、失眠、精神不振、乳房脹痛、便秘
卵巢的功能:卵巢為女性性腺,其主要功能是產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,也稱卵巢的生殖功能和
人類卵巢小卵泡的發育始于胚胎時期,新小兒出生時卵巢內大約有200萬個原始卵泡,而女性一生中
懷孕七個月了能被強制引產嗎?被強制引產,合法嗎?懷孕8個月引產法律上有何規定?
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可以提出離婚嗎?
絕經后期指絕經后的生命時期。
人類女性正常月經持續天數2~7天,平均3~5天。
人類一次月經量30~50毫升,超過80毫升為月經過多。
月經血多為暗紅色,除血液外,尚有子宮內膜碎片、宮頸粘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。
忌食杏子及杏仁。杏子味酸,性大熱,且有滑胎作用,為孕婦之大忌。
女性骨盆底中層即泌尿生殖膈。
女性骨盆底內層即盆膈。為骨盆底最里面、最堅韌的一層,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組成。
狹義的會陰是指陰道口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,是骨盆底的一部分。
出生后4周內為新生兒期。
人類女性從出生4周到12歲左右為兒童期。8歲前,兒童身體持續發育,但生殖器官仍為幼稚型。
人類女性從月經初潮到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為青春期。
女性受孕后從受精日第9-11天起即可測出血中β-HCG升高,血HCG檢查是目前最
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時期為性成熟期,一般自18歲左右開始,持續約30年
圍絕經期指卵巢功能逐漸減退,生殖器官開始萎縮向衰退過渡的階段。
卵巢為一對扁橢圓形的性腺,產生卵子及性激素。
尿道位于陰道前面,恥骨聯合后方,長約4cm,直徑約0.6cm,從膀胱三角尖端開始,穿過泌尿
婦科檢查及手術前為什么需要排空膀胱?答:膀胱空虛時完全位于骨盆腔內,充盈時可凸向骨盆腔甚至
分娩時如損傷骨盆底組織,則盆底松弛,可影響盆腔臟器的位置與功能。
人類女性骨盆底外層位于外生殖器、會陰皮膚及皮下組織的下面,由會陰淺筋膜及其下面的3對肌肉(
子宮峽部,非孕期長約1cm。子宮頸管,成年婦女的子宮頸管長約3cm。
子宮頸外口未產婦與已產婦的區別:未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呈圓形;已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呈橫裂狀,分為
子宮體壁由3層組織構成,內層為黏膜層即子宮內膜,中間層為肌層,外層為漿膜層即臟腹膜。
女性子宮內膜、子宮內膜功能層、子宮內膜基底層含義:子宮內膜,質軟而光滑,為淡紅色黏膜組織。
子宮肌層,為子宮壁最厚的一層,非孕時厚約0.8c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