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傳在山東省魯北陵縣、臨邑一帶的舞蹈“蹦鼓”簡介(民間舞蹈)

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, 06/13/2018 - 03:40
分類
地方舞蹈“蹦鼓”,原系“德平秧歌”。流傳在魯北陵縣、臨邑一帶。內容表現一個元代官吏,翻穿皮襖、 身背錢搭、揮舞馬鞭、驕橫十足地在觀賞秧歌隊的表演。參加表演人數一般為60人。角色有傘頭8把 (執長柄小頭圓頂傘);蹦鼓8個(左手握長筒小腰鼓、右手執短穗皮鞭);包頭若干(少女,執荷 花燈或疊扇);棒8個(執2根細長木棒)。另有老賣婆、癩子、傻公子等丑角,以及太平車、旱船等。 表演程序:入場“拜四門”;大場,傘,鼓,包頭;小場、傘頭派唱秧歌;大場結束。該舞以傘頭的 動作最有特色,如“大滾傘”、“插花蓋頂”、“黑狗竄襠”、“跟頭傘”等。當跑場推向高潮時, 所有傘頭輪翻拋向空中,氣氛十分熱烈。舞蹈中的“蹦鼓”,從鼓的形狀看,與山東沂南出土的漢畫 像石“車戲”中的“鞞鼓”完全一樣。因而蹦鼓這種舞蹈形式對研究山東鼓類舞蹈藝術的歷史很有價 值。
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免费_国产videosex高清_A片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不卡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